《肿瘤》官方网站:www.tumorsci.org E-mail Alert

2020年, 第4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0-02-25
  

  • 全选
    |
    基础研究
  • 乔伊娜, 文思阳, 孙可馨, 阴嘉莉, 万雪颖, 曾 欢, 杨丽萍, 柳满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类(Homo sapiens,hsa)- 微 RNA(microRNA,miR)-374c-5p 对人乳腺癌 MDA-MB-231/DDP 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乳腺癌 MCF-10A、MDA-MB-231和 MDA-MB-231/DDP 细胞中 hsa-miR-374c-5p 和 Lim 结构域激酶 1(Limdomain kinase 1,LIMK1)的表达情况。将 hsa-miR-374c-5p 模拟物(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以及 LIMK1 siRNA 和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乳腺癌MDA-MB-231/DDP 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hsa-miR-374c-5p和 LIMK1 mRNA 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LIMK1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 CCK-8、FCM 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hsa-miR-374c-5p 与 LIMK1 的结合关系。
    结果 :乳腺癌 MDA-MB-231/DDP 细胞中 hsa-miR-374c-5p 和 LIMK1 的表达趋势相反。过表达 hsa-miR-374c-5p 或敲低 LIMK1 表达均可抑制 MDA-MB-231/DDP 细胞的增殖活力(P 值均< 0.05)和克隆形成能力(P 值均< 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值均< 0.05),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 值均< 0.05);沉默 hsa-miR-374c-5p 后,情况相反(P 值均< 0.05);且在转染了 hsa-miR-374c-5p mimics 的细胞中过表达 LIMK1 可以逆转单一过表达 hsa-miR-374c-5p 引起的细胞表型改变(P 值均< 0.05)。hsa-miR-374c-5p 可靶向调控 LIMK1 的表达。
    结论 :miR-374c-5p 可以通过靶向调控 LIMK1 的表达,增强人乳腺癌 MDA-MB-231/DDP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 杨春梅, 袁 慧, 张 伟, 李 进, 李梦鸽, 徐登飞, 屠 红, 甘 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 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 A 亚家族成员 8(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 A member 8,ABCA8)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携带有 ABCA8 基因的慢病毒 GV358 或空载体慢病毒(对照组)感染人胰腺癌 CFPAC-1 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ABCA8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 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 ABCA8 过表达对 CFPAC-1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ABCA8 过表达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应用 ERK 抑制剂 SCH772984 阻断 ERK 信号通路,再行 Transwell 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以检测 ABCA8 介导的促 CFPAC-1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ABCA8 过表达对 CFPAC-1 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MMP2)、MMP7、MMP9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 SCH772984 阻断 ERK 信号通路后对 MMP7 和 TIMP1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成功构建获得 ABCA8 稳定过表达的 CFPAC-1 细胞 。ABCA8 过表达能够明显促进 CFPAC-1 细胞的迁移(P < 0.01)和侵袭能力(P < 0.05)。在 ABCA8 过表达 CFPAC-1 细胞中,ERK 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ERK 抑制剂 SCH772984 可以消除 ABCA8 对 CFPAC-1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P 值均> 0.05)。同时,ABCA8 过表达可以显著上调 CFPAC-1 细胞中 MMP7 mRNA 的表达水平(P < 0.001),并下调 TIMP1 mRNA 的表达水平(P < 0.01);ERK 抑制剂可消除 ABCA8 介导的 MMP7 和 TIMP1 mRNA 的表达差异(P 值均> 0.05)。
    结论 :ABCA8 能够通过 ERK 信号通路增强人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ABCA8 介导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可能与上调 MMP7 和下调 TIMP1 的表达有关。
  • 郭春华, 张雅雅, 刘 蕾, 万幼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 C-myc 是否参与肝肿瘤 HepG2 细胞内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 AKT)对第 10 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基因和张力蛋白(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表达的调控。
    方法:HepG2 细胞经不同浓度的 AKT 抑制剂 Capivasertib(5、10 及 20 nmol/L)处理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AKT、C-myc 和 Bad 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对 C-myc 下游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 1(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aminotransferase 1,BCAT1)及 WW 结构域 E3 泛素连接酶 1(WW domain-containing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WW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采用 siRNA 法沉默 HepG2 细胞中 eIF-4EBCAT1 及 WWP1 基因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沉默 eIF-4EBCAT1 及 WWP1 基因表达对 PTEN 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细胞荧光免疫法检测 Capivasertib 或沉默 WWP1 基因表达对 PTEN 在 HepG-2 细胞中表达和定位的影响。
    结果:HepG2 细胞经不同浓度的 Capivasertib 处理 8 h 后,磷酸化 -AKT(phospho-AKT,p-AKT)、p-C-myc 和 p-Bad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 值均< 0.01),C-myc 调控的下游基因 eIF-4EBCAT1及 WWP1 mRNA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 值均< 0.01)。沉默 eIF-4EBCAT1 及 WWP1 基因表达,对 PTEN mRNA 的表达均没有明显影响(P 值均> 0.05),但沉默WWP1 基因表达可使 PTEN 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 0.01)。细胞荧光免疫实验进一步证实,沉默 WWP1 基因表达与 Capivasertib 作用均可增强 PTEN 在 HepG2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使其在细胞膜上聚集。
    结论:AKT 能通过 C-myc 信号途径影响 WWP1 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而实现对 HepG2 细胞中 PTEN 表达的调控。
  • 任方芳, 赵太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 G2/S 期应答相关蛋白 1(G2 and S phase-expressed protein 1,GTSE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细胞株中高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下调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内置 R 程序对 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 4 项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的基因表达矩阵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肝癌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 3 例肝癌组织和 3 株肝癌细胞中 GTSE1 蛋白表达水平。向肝癌Hep-G2和Bel-7402细胞中分别转染GTSE1 siRNA后,采用 CCK-8 和 FCM 法分别检测 GTSE1 表达下调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 5-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敏感性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p53 含量及其亚细胞定位,以及 Bcl-2 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
    结果 :4 项研究中原发性肝癌组织表达水平均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为 51 和 146 个。其中,上调基因产物 GTSE1 蛋白在 3 例临床肝癌组织标本和 3 株肝癌细胞 Hep-G2、Bel-7402 和 SMMC-7721 中均得到进一步验证(P 值均< 0.001)。siRNA 转染后,肝癌 Hep-G2 和 Bel-7402 细胞中 GTSE1 基因沉默效率> 70%。与对照组相比,GTSE1 表达下调后肝癌 Hep-G2 和 Bel-7402 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并随着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 值均< 0.05);GTSE1 表达下调后肝癌 Hep-G2 和 Bel-7402 细胞周期被阻滞在 G1 期,同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细胞对 5-FU 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 值均< 0.01)。GTSE1 表达下调后的肝癌 Hep-G2 和 Bel-7402 细胞中总 p53 及磷酸化 p53 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 值均< 0.05),且细胞核内 p53 水平升高(P 值均< 0.01);Bcl-2 家族促凋亡成员 Bax 和 Bak 表达水平均上调,而抗凋亡成员 Bcl-2 表达水平下调(P 值均< 0.05)。
    结论 :下调肝癌中 GTSE1 蛋白表达能通过活化 p53 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并增加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孙恃雷, 唐 敏, 万 群, 孙子久, 胡 静, 方玉婷, 张 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上调或下调微 RNA(microRNA,miRNA,miR)-195-5p 对人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 和 BT-54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 miR-195-5p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将 miR-195-5p- 模拟物(mimics)转入 MDA-MB-231 细胞构建外源性 miR-195-5p 高表达的重组细胞,同时将 miR-195-5p- 抑制剂(inhibitor)转入 BT-549 细胞构建沉默内源性 miR-195-5p 表达的重组细胞。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重组细胞中 miR-195-5p 的表达水平;MTT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及 Transwell 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的横向、纵向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上皮 - 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 E- 钙黏蛋白(E-cadherin)、转录因子 Snail 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及迁移相关因子 yes 相关蛋白 1(yes-associated protein-1,YAP-1)mRNA 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EMT 相关标志物锌指蛋白 E 盒结合同源异形盒 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E-cadherin、N- 钙 黏 蛋 白(N-cadherin) 和 vimentin 以及迁移相关标志物 YAP-1 和磷酸化 YAP-1 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miR-195-5p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低。MDA-MB-231/mimics 细胞中 miR-195-5p 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 0.001),BT-549/inhibitor 细胞中 miR-195-5p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 0.001)。miR-195-5p 表达上调后 MDA-MB-231/mimics 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 < 0.001),miR-195-5p 表达下调后 BT-549/inhibitor 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 < 0.05);MDA-MB-231/mimics 细胞的横向和纵向迁移及侵袭能力均被明显抑制(P 值均< 0.05),BT-549/inhibitor 细胞的横向和及纵向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均被明显提高(P 值均< 0.05)。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显示,MDA-MB-231/mimics 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物 E-cadherin mRNA 表达水平明显升 高(P < 0.05),而间质细胞标志物 vimentin 和 N-cadherin mRNA 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P < 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mimics 细胞中 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01),而 vimentin(P < 0.05)、N-cadherin(P < 0.01)和 ZEB1(P < 0.05)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提示 EMT 过程可能被抑制;MDA-MB-231/mimics 细胞中迁移相关标志物 YAP-1 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 < 0.05 和 P < 0.01)。
    结论 :miR-195-5p 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 EMT 的发生,该过程可能与 Hippo-YAP 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
  • 病例报告
  • 易 亮, 杨云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介绍 1 例宫颈癌伴椎管内硬脊膜外腔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增强临床医生对晚期宫颈癌转移的进一步认识。
    方法 :报道 1 例中年女性宫颈癌晚期伴多发转移的患者,分析其诊治过程,并总结相关文献。
    结果 :1 名 41 岁女性,2019 年 7 月因“双下肢无力伴麻木 1 周”入院。既往宫颈癌病史 4 年余。结合患者病史及脊柱胸腰段 MR 平扫+增强检查结果,考虑 T5 ~ 7 椎体水平椎管内病变为转移瘤可能。为改善患者症状,予以姑息手术治疗,术后椎管内肿瘤病理诊断证实为宫颈癌转移。术后 1 个月患者双下肢肌力较前好转,但 2019 年 12 月患者因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结论 :宫颈癌晚期常常发生血道转移,但椎管内硬脊膜外腔转移极为罕见,且预后差。因此,对于有宫颈癌病史且伴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宫颈癌伴脑或椎管内硬脊膜外腔转移可能。
  • 综述
  • 盛雅茹, 吉忠忠, 王金名, 赵惠芳, 何雨蔓, 朱 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含 SET 结构域蛋白 2(SE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ETD2)基因是表观遗传调节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其编码的 SETD2 蛋白是唯一一个参与组蛋白 3 第 36 位赖氨酸甲基化修饰的三甲基转移酶;对基因组的研究表明,SETD2 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生突变。最初,SETD2 在肾透明细胞癌、脑胶质瘤和乳腺癌等实体瘤中被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SETD2 可能在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以及造血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失活突变可促进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髓系、淋巴系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耐药的产生。因此,阐明 SETD2 促进血液系统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 SETD2 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何晓博, 何咏竞, 李鹏平, 徐 信, 陈 博, 曹国栋, 熊茂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内源性氧化还原酶。近年来,葡萄糖氧化酶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以及对 β-D- 葡萄糖的催化作用等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葡萄糖氧化酶能有效催化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研究人员利用这一催化特性开发出了各种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抗癌疗法:(1)葡萄糖消耗是癌症饥饿疗法的替代治疗策略;(2)氧气消耗增加肿瘤低氧,可用于肿瘤的低氧激活治疗;(3)葡萄糖酸生成可增加肿瘤微环境的酸性,从而触发 pH响应性药物的释放;(4)过氧化氢的产生提高了肿瘤氧化应激水平,而且其暴露在光照环境(如近红外光照射下)或通过芬顿反应可以转化成有毒的羟基自由基,从而杀死癌细胞。除此之外,葡萄糖氧化酶还可以与其他生物酶、低氧激活前体药物、光敏剂或芬顿试剂联合应用,产生以饥饿疗法为主体,协同低氧激活疗法、氧化疗法、光动力疗法和光照疗法等的多模式协同抗癌疗法。本文首先介绍葡萄糖氧化酶介导的肿瘤单一疗法,然后系统性地阐述葡萄糖氧化酶介导的多模式协同抗癌疗法,以及多模式协同作用抗肿瘤的具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