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官方网站:www.tumorsci.org E-mail Alert

2021年, 第4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1-02-25
  

  • 全选
    |
    基础研究
  • 饶利栋, 邓雪强, 易 轩, 郝 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 6- 磷酸果糖 2- 激酶 / 果糖 -2,6- 二磷酸酶 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phosphatase 3,PFKFB3)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肉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以及骨肉瘤 U2-OS、Saos-2、MG-63 和 143B 细胞(以正常成骨细胞 hfoBI-19 为对照)中 PFKFB3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携带特异性针对PFKFB3 基因的 shRNA(shPFKFB3)转入 U2-OS 细胞,将携带有PFKFB3 全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入 Saos-2 细胞。分别采用 CCK-8 法及 EdU 实验检测沉默或上调PFKFB3 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FCM 法检测对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 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波形蛋白(Vimentin)、E- 钙黏蛋白(E-cadherin)、N- 钙黏蛋白(N-cadherin)和 E 盒结合锌指蛋白 2(E-box binding zinc finger protein 2,ZEB2)以及 PI3K/AKT 信号通路中 PI3K、AKT 和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 PI3K 抑制剂 LY294002 处理 PFKFB3 过表达的 Saos-2 细胞,再用蛋白质印迹法、CCK-8 法、FCM 法和 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对 PI3K/AKT 信号通路,Saos-2 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PFKFB3 mRNA 及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 值均< 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证实,25 例骨肉瘤组织样本中 PFKFB3 蛋白高表达为 19 例(19/25,76%),而癌旁正常组织仅有 4 例(4/25,16%)。成功构建沉默 PFKFB3 基因表达的 U2-OS 细胞,PFKFB3 基因过表达的Saos-2 细胞。沉默 PFKFB3 基因表达后,U2-OS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被明显抑制(P 值均< 0.05),而细胞的凋亡率被明显提高(P < 0.01),转移相关蛋白 Vimentin、N-cadherin 和 ZEB2 的表达水平被明显下调,而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相反上调 PFKFB3 基因表达后,Saos-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被明显提高(P 值均< 0.05),而细胞的凋亡率被明显抑制(P < 0.05),Vimentin、N-cadherin 和 ZEB2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而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I3K 抑制剂 LY294002处理 PFKFB3 过表达的 Saos-2 细胞后,PI3K、AKT 以及上调的磷酸化 PI3K(phospho-PI3K,p-PI3K)和 p-AKT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被明显抑制,Saos-2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被抑制(P < 0.05 和 P < 0.01),而细胞的凋亡率被提高(P < 0.05),提示 PFKFB3 可能通过影响 PI3K/AKT 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进而促进骨肉瘤生长和转移。
    结论 :PFKFB3 可能是骨肉瘤和抗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陈海姣, 吴淼淼, 刘鹏飞, 张 婷, 朱 琳, 江柯炜, 沈卫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巴佛洛霉素 A1(Bafilomycin A1)对胃癌细胞株 SGC-7901 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巴佛洛霉素 A1(10 nmol/mL)处理 SGC-7901 细胞后,检测液泡 -ATP酶(vacular-ATPases,V-ATPases)活性及培养液 pH 值,并分别用 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ELISA 法检测对 SGC-7901 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蛋白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细胞中 VEGF-C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收集巴佛洛霉素 A1 处理后 SGC-7901 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共培养,观察血管成管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巴佛洛霉素 A1 处理后,SGC-7901 细胞的 V-ATPase 活性受到抑制(P < 0.05),细胞外培养液的 pH 值升高(P < 0.0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抑制(P 值均< 0.05),分泌到细胞外的 VEGF-C 蛋白明显减少(P < 0.05),细胞中 VEGF-C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 值均< 0.05);HUVECs 的成管能力减弱(P < 0.05)。
    结论 : 巴佛洛霉素 A1 能够通过抑制 V-ATPase 的活性来调控胃癌SGC-7901 细胞外的酸性微环境, 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影响VEGF-C 的表达、分泌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 临床研究
  • 王鑫蓉, 王 哲, 杨向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 P2X7 受体(P2X7 purinergic receptor,P2X7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P2X7R 在 170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0 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 34 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 χ2 检验分析P2X7R 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参数的关系,并用 Kaplan-Meier 法和COX 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P2X7R 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P2X7R 在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明显高于乳腺癌旁正常组织(P < 0.01);P2X7R 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P =0.039)、TNM 分期(P = 0.045)、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P = 0.024)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P = 0.033)的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且 P2X7R 在淋巴结转移患者、TNM Ⅲ期患者、ER阳性患者和 PR 阳性患者中高表达率更高。P2X7R 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p53 和 Ki-67 无相关性。P2X7R 高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时间较低表达者短(P = 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 DFS 与肿瘤大小(P = 0.002)、淋巴结转移(P = 0.009)、TNM 分期(P < 0.001)、Ki-67(P = 0.026)和 P2X7R(P = 0.013)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 分期(P = 0.033)和 P2X7R(P = 0.043)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 DFS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P2X7R 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且 P2X7R 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提示其可以作为一种乳腺癌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 张碧营, 何泽来, 吴 双, 周育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 2017 年 5 月—2019 年 12 月 60 例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确诊发生脑转移,并接受甲磺酸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资料。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 log-rank 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 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NSCLC 脑转移接受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60 例患者中 38 例发生死亡;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可达 17.0 个月 [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为13.704 ~ 20.296], 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ntracrani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IPFS) 为 11.0 个 月(95% CI 为 8.570 ~ 13.430);Log-rank 单因素分析结果 示,Karnofsky 体能状况(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P < 0.01)、脑部有无症状(P < 0.01)、脑转移病灶数(P = 0.03)及是否发生肝转移(P < 0.01)是接受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后的 IPFS(P < 0.01、P = 0.03、P < 0.01 和 P < 0.01)和 OS 的影响因素(P < 0.01、P < 0.01、P = 0.09 和 P < 0.01)。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 KPS 评分及肝转移是影响 NSCLC 脑转移患者 IPFS(P = 0.021 和 P = 0.035)和 OS(P = 0.003 和 P = 0.004)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有无脑部症状也是影响 IPFS(P = 0.036)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NSCLC 脑转移患者接受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有良好疗效;KPS 评分≤ 70 分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可以作为预测疗效的独立指标。此外,脑部无症状的患者 IPFS 明显长于有症状的患者,但对于 OS 未见明显优势。
  • 流行病学研究
  • 何冬玲, 韦广月, 王 纯, 梁璐璐, 傅小丽, 李 彬, 刘艳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贵阳地区妇科门诊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DNA 倍体分析(DNA ploidy analysis)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检测结果的分布特点。
    方法 :收集 2018 年 5 月—2020 年 7 月共计 11 046 例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患者的病理资料。采用 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分析hrHPV 检测病例在不同 TCT 诊断中的分布情况,采用 Kruskal-Wallis 检验分析 DNA 倍体检测结果及年龄分段资料,并用 Spearman 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贵阳地区 hrHPV 总感染率为 12.4%(1 371/11 046),其中 HPV16感 染 率 为 2.3%(259/11046),HPV18 和( 或 )HPV45 感 染 率 为 0.6%(61/11 046),HPV16 及 HPV18/45 同时感染者为 0.07%(8/11 046),其他 类 型 hrHPV 感 染 率 为 9.5%(1 051/11 046)。hrHPV 阳性感染患者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非典型鳞状细胞 - 意义不明确(atypical squamous cells-unclear meaning,ASC-US)、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 - 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do not rule out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ASC-H)、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和非典型性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74.1%、14.7%、3.5%、4.3%、0.7%、0.1% 和 0.1%;DNA倍体诊断为阴性、可疑阳性和阳性者分别为 61.6%、17.4% 和 20.9%。在HSIL 病例中,HPV 感染率为 HPV16 >其他类型 hrHPV > HPV18;SCC病例中,HPV 感染率为 HPV16 > HPV18 >其他类型 hrHPV;NILM 和LSIL 病例中,hrHPV 感染率则为其他类型 hrHPV > HPV18 > HPV16。TCT 阳性率为 6.5%(716/11 046), 其中 AUS-US、LSIL、ASC-H、HSIL、SCC 和 AGC 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4.5%、0.6%、0.8%、0.4%、0.1%和 0.1%。DNA 倍体异常的阳性率 4.2%(469/11 046);DNA 倍体为阳性的患者中,NILM、AUS-US、LSIL、ASC-H、HSIL、SCC 和 AGC 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10.9%、45.2%、13.4%、17.1%、9.8%、2.3% 和 1.3%。> 40 岁的女性中,hrHPV 阳性率有升高趋势,≤ 20岁患者中 hrHPV 感染率较高为 14.2%(高于总感染率)。TCT 及 DNA 倍体分析阳性率随年龄升高有上升趋势。Spearman 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hrHPV、TCT 及 DNA 倍体检测均呈正相关。
    结论 :贵阳地区门诊女性 HPV 感染状况、TCT 和 DNA 倍体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地域特点,与患者的年龄相关;本研究结果体现了贵阳地区宫颈上皮病变的流行特点,以期为本地区宫颈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
  • 综述
  • 杨 宁, 钟 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点为克隆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发病率在血液系统肿瘤中排第 2 位。C-Myc 是一种原癌基因,在人类的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异常高表达。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C-Myc 的表达增强与肿瘤的不良预后息息相关。从癌前病变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发展为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yeloma,SMM),进而发展为有症状的 MM,高表达的 C-Myc 可能是病程进展的机制之一。因此,明确 C-Myc 在 MM 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探究 MM 的发病机制及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吴涵潇, 陈 锐, 冯 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STS)是一种具有多样生物学行为,来源于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STS 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切除、联合新辅助或辅助放化疗。免疫检查点存在于免疫系统中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是肿瘤实现免疫逃离的主要途径,目前已有多项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就正在进行的或已结束的利用免疫检查点治疗 STS 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重点关注针对高风险 STS 患者的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综合疗法,以探讨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和化疗成为未来治疗转移性 STS 的常规疗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