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官方网站:www.tumorsci.org E-mail Alert

2023年, 第4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5
  

  • 全选
    |
    原创研究
  • 陈惠东, 夏天麒, 韩 坤, 孙星星, 周梅香, 田 聪, 蒋梦怡, 闵大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 和 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COX 回归分析筛选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 T 细胞耗竭关键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

    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 GSE21257 数据集作为建立预后预测模型的数据基础。通过分子标签数据库(The Molecular Signatures Database,MisgDB)中获取 4 个 T 细胞耗竭相关的基因集并对这 4 个基因集在 GSE21257 数据集样本中的富集程度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分析。根据 ssGSEA 结果对 GSE21257 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 WGCNA 分析以筛选与 T 细胞耗竭高度相关的基因模块,并通过 GO(Gene Ontology)分析和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探索这些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转导通路。随后,通过 LASSO-COX 分析获得与骨肉瘤预后高度相关的签名基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COX 回归分析、外部数据集和列线图验证等方法评估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最后利用免疫治疗相关数据集探索该预后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的有效性。

    结果:基于 ssGSEA 评分的分析结果显示,T 细胞耗竭相关基因与骨肉瘤的转移和患者年龄有关,且有许多 T 细胞耗竭途径相关基因在转移性和非专一性骨肉瘤患者中呈现差异表达。通过 WGCNA 确定了 1 256 个 T 细胞耗竭途径相关基因,这些候选标志物主要分布在分泌颗粒膜和内吞泡等结构中,并参与 T 淋巴细胞的激活。通过 COX 回归分析筛选出 68 个重要的预后标志物,随后进一步采用 LASSO-COX 回归分析确定了 12 个签名基因,并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这 12 个签名基因中大部分基因在不同骨肉瘤细胞系中有相同的表达趋势;对内部和外部数据集进行的 COX 回归分析证实预后预测模型的评分是骨肉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且高预后得分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列线图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强的可靠性。对免疫治疗相关数据集的分析结果显示,该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也有一定的预测效果。

    结论:基于 CD300LBTROSNX3、VENTXPPM1MDOT1LCDC37、NAT9、TRMT1、PPP1R3CCHTF18 和 NSUN5 这 12 个基因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以及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的反应,为骨肉瘤患者的临床预后预测及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邓志龙, 杨先模, 王 灿, 苏 弦, 郭令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THAP7-AS1 通过影响甲基转移酶样 3(methyltransferase like protein 3,METTL3)介导的 N6- 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胃癌(gastric cancer,GC)细胞糖酵解的机制。

    方法:利用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 THAP7-AS1 和 METTL3 mRNA 在 G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对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集的 80 例 GC 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印迹检测以验证 GC 组织中 THAP7-AS1、METTL3 mRNA、GLUT1 mRNA 和 METTL3 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 THAP7-AS1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印迹法在 GES-1、BGC-823 和 SGC-7901 细胞中验证 THAP7-AS1、METTL3 mRNA、GLUT1 mRNA 和 METTL3 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法敲减 THAP7-AS1 或过表达 METTL3,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对 GC 细胞 METTL3 mRNA、GLUT1 mRNA 和 METTL3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比色法和 RNA 甲基化免疫共沉淀(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eRIP)- 定 量 PCR(quantitative PCR,qPCR)法分别检测不同处理对 GC 细胞总 RNA 的m6A 修饰水平和 GLUT1 的 m6A 修饰水平的影响;用糖酵解压力测试试剂盒检测不同处理对 GC 细胞的细胞外酸化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产量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对 GC 细胞中 METTL3、GLUT1、PKM2 和 LDHA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 EdU 染色、细胞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不同处理对 GC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最后构建裸鼠 GC 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检测移植瘤的体积、质量、肿瘤组织中 THAP7-AS1 及 METTL3 和 GLUT1 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分析敲减 THAP7-AS1 表达对 GC 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结果:GEPIA 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 GC 组织中 THAP7-AS1 和 METTL3 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组织,且 THAP7-AS1 和 METTL3 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P< 0.05);与癌旁组织(或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相比,GC 组织(或 GC 细胞)中 THAP7-AS1、METTL3 mRNA、GLUT1 mRNA 和 METTL3 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 THAP7-AS1 的表达水平越高,GC 患者的 TNM 分期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微血管越容易浸润且越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 < 0.05)。降低 THAP7-AS1 表达后,GC 细胞中的 METTL3 mRNA、GLUT1 mRNA 和 METTL3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总 RNA 和 GLUT1 的 m6A 修饰水平降低;ECAR 水平、葡萄糖摄取量及乳酸生成量降低;细胞 EdU 阳性率及划痕愈合率降低且侵袭细胞数减少;METTL3 和糖酵解相关蛋白(GLUT1、PKM2 和 LDHA)的表达水平降低;而过表达 METTL3 可部分逆转低表达 THAP7-AS1 对 GC 细胞产生的这些影响(P < 0.05)。在体内模型中,降低 THAP7-AS1 表达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P < 0.05)。

    结论:lncRNA THAP7-AS1 通过影响 METTL3 介导的 m6A 修饰来调控 GC 细胞的糖酵解水平,进而影响 GC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 谢国群, 胡正军, 周小翠, 郭晓冬, 王静霞, 李浏博, 许秋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感觉及生存期的改善情况,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2022 年 9 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二科住院接受 HIFU 治疗的 45 例晚期胰腺癌伴有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 SPSS 26.0 软件对 HIFU 治疗前后患者的 NRS(numeric rating scale)疼痛评分表和 BPI(brief pain inventory,BPI)疼痛评估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绘制生存曲线。同时统计 HIFU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1)45 例患者中有 30 例患者接受 HIFU 联合化疗,其余 15 例患者仅接受 HIFU 治疗。(2)45 例患者中有 32 例患者经 HIFU 治疗后疼痛得到缓解,HIFU 治疗后 1 周、2 周、3 周、1 个月时 NRS 评分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PI 量表疼痛感觉评分也有相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45 例患者的中位 OS 期为 11.1 个月(95% CI:9.30 ~ 12.90),其中 30 例接受 HIFU 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中位 OS 期为 12.4 个月(95% CI:9.18 ~ 15.62),15 例仅接受 HIFU 治疗的患者中位 OS 期为 4.6 个月(95% CI:1.11 ~ 8.10)。(4)HIFU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有 5 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无症状的轻度血淀粉酶升高,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1%。

    结论:HIFU 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延长中位生存期,安全性较好。

  • 郑 鸿, 褚玉丹, 刘晓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 述 1 例原发胸膜弥漫大 B 细 胞 淋 巴 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报道 1 例原发胸膜 DLBCL 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主诉“胸闷气促 1 年余”,胸部 CT 显示左侧胸腔积液及左胸膜增厚。胸腔镜检查见胸腔壁层胸膜有广泛黏连带,壁层胸膜弥漫性充血,多发菜花样新生物,胸膜病理活检诊断为(左胸膜肿物)符合 DLBCL。确诊后行 R-CHOP 联合泽布替尼治疗 4 个周期,中期评估胸部 CT 显示肿瘤明显消退。

    结论:原发胸膜 DLBCL 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和误诊,最终需依靠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及时行胸腔镜病理组织学活检是确诊 DLBCL 的最有效方法。

  • 综述
  • 杨 悦, 钟丽静, 杨逸飞, 李格格, 崔红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微环境的组分构成复杂,在肿瘤演进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MC)是肿瘤微环境中调控癌症进展的重要介质,将 ECM 加入肿瘤模型构建中,可以更完整地在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作为类器官生长的介质,基质胶起到 ECM 的功能。常见的此类 ECM 来自小鼠肉瘤重组基底膜自然衍生的基质胶 ;因为基质胶存在批次间差异,影响实验的可重复性。为了克服此类问题,研究者们设计了合成基质胶。本文将根据目前肿瘤类器官培养过程中基质胶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为类器官培养、培养细节的不断优化提供参考,让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实现更高效和低成本,有助于更好地推动肿瘤研究的基础和临床转化,为癌症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 袁梓恒, 胡 莹, 翟秀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往往预后不良,晚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不到 10%,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在 GBC 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 TME 中浸润最多的免疫细胞之一,存在于 GBC 进展的所有阶段。本文总结巨噬细胞在 GBC 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动态表型转变,讨论 TAM 对 GBC 进展带来的影响及 TAM 作为 GBC 治疗靶点的潜力,指出 TAM 参与 GBC 进展的机制及其与免疫抑制性 TME 的构建相联系的可能方式,对 TAM 的生物学特性及它们在 GBC 中的作用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 GBC 治疗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

  • 陈金铭, 蒋清华, 陈 喆, 田振振, 邓亚光, 宋银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2 年,乳腺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发病率首位,并且其复发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类型,常伴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高表达。EGFR 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表面,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等过程。EGFR 过表达常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浸润和患者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阐明EGFR在TNBC中的作用机理以及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乳腺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 EGFR 在 TNBC 中的作用机制、治疗策略及耐药的主要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的改善提供更多参考。